【罗百吉歌迷俱乐部】

 找回密码
 歌迷注册
搜索
查看: 2241|回复: 0

*石——辉煌二十载【2010-03-01 】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0-3-1 13:35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对于现在二十五至三十五的人来说,*石对于他们的成长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,甚至可以说改变了这一代人对流行音乐的看法。自1980年成立至今,*石唱片创造着华人音乐世界的一个又一个传奇:他是迄今掌握华语流行音乐最多也是最精彩版权的公司,台湾三分之二的优质创作人曾有过“*石血统”,成功制作推广过内地,韩国,泰国的流行音乐,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坚持与五大国际唱片公司抗衡的华人本土公司。一直以来,*石用音乐的无限可能性感动着全球的华人,不论世事风雨变换,我自笑傲红尘。直至公元2003年,由于唱片市场的恶劣环境以及其它的一些客观原因,渐感力不从心的*石终于将唱片的发行经销权交予环球,关注流行音乐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。回首*石二十三年的风雨兼程,我们不得不承认*石唱片对于华人世界的影响,*石,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。让我们看看*石唱片的起,承,转,和,回忆那段黄金岁月吧。

  起(公元1980~1988年)

  1980年,创办《*石>>杂志的段钟潭,段钟沂兄弟由于不满足之在纸面上单纯介绍西洋音乐,而萌发了要制作华人自己的流行音乐的想法,从而在《*石>>杂志基础上成立了*石唱片公司。公司的第一张唱片是陶大伟(也就是陶喆的父亲),孙越的《朋友歌》.由于当时公司的规模较小,一些艺人也帮忙打理公司的事务,那是一个团结一心共同创业的年代。段氏兄弟,彭国华,吴楚楚,李丽芬,潘越云这些今天已成为华人音乐产业地位不可替代的人物,再加上后来从歌林转到*石的张艾嘉,新格转去的齐豫,毛遂自荐的罗大佑,这些人书写了*石的创业史。

  早期的台湾是民歌时代的后期,《三人展>>就延续了这种民歌风格。到了罗大佑,当时对流行音乐的定义完全被颠覆了,《之乎者也》专辑的发行刮起了一股黑色旋风,同时也坚定了*石制作华人自己的原创音乐的信心。当时的*石吸收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作人,早期的李寿全,纪宏仁,后来加入的黄韵玲,李宗盛,郑华娟,王新莲,钮大可,马兆骏都是华人音乐里不可缺少的活跃分子。

  由于当时盛行将诗词谱上曲子,从而促成了三毛这位传奇作家和*石的合作,《回声>>专辑至今是一个无可攀越的巅峰。而1985年,吴正忠开始负责*石歌手英文专辑的开发,成功的策划了齐豫的《stories>>专辑,创下了当时华人唱英文歌的销售纪录,同时也为齐豫开辟了除李泰祥风格外的新音乐可能。同时又策划了周华健的英文专辑,成绩也不错。罗大佑的《青春舞曲》则是台湾第一张现场收音的live专辑。

  同时,*石也积极与海外的公司合作,陆续引进了香港华星唱片的一些专辑,并代理了百代唱片在台湾的发行权。至此,*石已向大型唱片公司越走越近了。《快乐天堂》这张唱片实际上可以看作是*石当时实力的一个最有力见证,当时*石旗下的歌手齐聚一堂,共同演唱这张宣传环保的唱片,这在华人音乐史上都是一个壮举。当时的*石可以用“如日中天”来形容。

  “原创+人文”是这一时期*石的主要风格,用当时*石总经理吴正忠的话说:“那真是一个黄金时代,做什么都有很大的空间。”的确,*石早期的创业史也就是华人流行音乐在摸索中前进的历史。

  这个时期,音乐的介质还只是黑胶唱片和卡带。1988年,*石引进了cd技术,整理发行了《回声》等五张唱片,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。同年,*石旗下巨石音乐成立,当时拥有林隆璇,张信哲等歌手,加上当时已在*石的红蚂蚁,小虫,陈升,齐秦,赵传,娃娃,陈淑桦,张培仁这些名字,注定了*石90年代的辉煌。

  承(公元1989~1994年)

  我们应该记住“红蚂蚁”这个名字,更要记住它的成员:沈光远,罗纮武。他们和黄韵玲成立的友善的狗工作室带给人们太多的惊喜:赵传,张洪量,黄品源。这几个都是曾经历尽坎坷的男人已经成就了这个时期*石的一种精神:“平民英雄”。

  但此时的*石已经准备好了平凡中的爆发。海外归来的罗大佑带头去香港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厂,集合了黄沾,黄耀明,林夕,花比傲等音乐人。制作发行了《皇后大道东>>等专辑及《东方之珠>>系列唱片,在港推荐台湾的优秀流行音乐。并且获得了杜德伟,梅艳芳的国语唱片制作发行权。1992年,香港*石分公司成立, *石正式登陆香港。同时,*石也没有中断和华星的合作,负责许愿的“星音乐”的海外发行权,并合作制作了林忆莲《不必在乎我是谁》专辑。还与华纳合作代理发行了Beyond的唱片。

  在台湾, 1991年,*石整理卡带时期的优秀歌曲,发行了十张《*石十年朋友》.并越发注重本土创作者的开发,并投资玻丽佳音和真言社,吴俊霖,张震岳,林强,猪头皮这些另类音乐人的音乐有了面对大众的机会。在流行方面,虽然吴楚楚离开*石成立了飞碟唱片,王新莲,潘越云加盟,但这并没过多影响到*石的发展。李宗盛,小虫的风格已日益成熟,黄莺莺,陈淑桦,娃娃,万芳是这个时期女歌手的代表。男歌手方面,成龙,黄品源,赵传都有不错的成绩。同时*石也代理了天际唱片,朱雀文化的发行,推广了高明瀚,苏慧伦,于光中等歌手。

  这个时期还一个特色就是*石发行了中港台数部电影的原声碟,在台湾有侯孝贤的《无言的山丘>>,李安的《饮食男女>>,香港有《金枝玉叶>>《阿郎的故事>>等,内地则有《霸王别姬》.还开始代理迪士尼共公司的电影原声碟。这时期*石另外的一个特色就是“*石九大天王”招牌的形成,*石的合辑也开始受到受众的注意了。

  “亲爱的Landy,我的弟弟……”这是李宗盛《和自己赛跑的人>>里的第一句歌词,此Landy就是魔岩文化的创始人—张培仁。从1989年起,张培仁和制作人贾敏恕就深入北京的音乐圈,不断考察,成立了魔岩文化这个品牌,也就是魔岩唱片的前身。魔岩的出现,为当时贫瘠的内地流行音乐打了一剂强心剂,黑豹,唐朝的两张唱片已经成为中国摇*乐的扛鼎之作,而《中国火一》集合了当时内地数支有新主张的独立乐队。后来,中国火又制作了张楚,何勇以及离开黑豹的窦唯(魔岩三杰)的一系列唱片。并在台湾加以推广,同时还有艾敬的专辑也在台湾香港发行。

  此时的*石已经俨然成为一个制作发行渠道都很通顺的国际公司,香港和内地市场的开发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,*石急于成为一个华人世界优秀音乐的总汇,下了很大的资金和人力在海外市场的开发上,但多少忽略了台湾本土的小市场的承受能力。这也为以后几个品牌的失败埋下了伏笔。但“多元+合作”还是这个时期的主要风格,*石在这几年为新音乐的探索做出了不少的尝试和努力,但商品社会毕竟是残酷的,叫好不叫座的专辑也必须要考虑到市场,*石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辛苦。

  在今天看来,当时的*石确实是威风八面的,那也是*石最鼎盛的一段时间,陆续的在新加坡,马来西亚,韩国,日本成立分公司。国际公司的构架已经基本成型。或许罗大佑的《恋曲二OOO》可以作为这个辉煌时代的写照,也可以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句点。

  转(公元1995~1999年)

  张国荣的加盟对*石来说无疑是这个时代一个很风光的开始,也就是从这时起*石开始了它的“巨星时代”,林忆莲,杜德伟,成龙,翁倩玉,还有后来玩票出唱片的梁家辉,再到*石原来打造好的周华健,陈淑桦,辛晓琪,*石越发像一个“星工厂”了。

  这个时期*石得到很多,也失去很多。因为*石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味道,风格,甚至制作方式,歌手到了*石大部分要顺应这种方式,所以在风格上难免单一,也就难免出现瓶颈。苏慧伦1994年从朱雀过档*石,《就要爱了吗>>,《满足>>两张专辑保持着*石制作女歌手的一贯路线,但并没有给她带来更大的突破,直到《lemon tree》专辑,*石打出翻唱策略,才使她再次获得市场肯定,但是这个成功的企划却被不断的使用,甚至一度成为90年代末的主要策略。

  这个时期*石转变的很大, 巨石唱片被卖给了BMG.从创作人上,狗毛,罗百吉,郭子到后来的阿牛,数量上减少了不少,而且也没有再出现能够独当一面的创作人。从歌手上,当年重金打造的天王天后们陆续离开或者退隐,只能偏重于新人的开发,所以这是一个换代的时期。

  1995年,“中国火”的乐人登上了香港红墈体育馆,轰动香港。1996年,魔岩唱片在台湾正式注册成立,这也说明魔岩的重心转回了台湾,所以此后的两年,中国火在内地只制作了王勇,周韧的唱片后就没有了下文,而在台湾魔岩则掀起了的“原浪潮”,并成功推出了杨乃文,顺子,李雨寰,陈绮贞和退伍后的张震岳,在音乐的力度和深度上都有不俗的表现,但毕竟还是偏重于小众,并不完全讨好市场。因此,魔岩基本接过了扶植本土原创音乐的重担。

  而这段时间*石的一个较大的转变是韩国*石的崛起,是韩国音乐为全亚洲所熟悉。*石率先引进台湾的Clon(酷龙)合唱组创下了40万张的佳绩,这给了台湾唱片市场极大的震撼。接下来*石一鼓作气的引进了H.O.T,S.E.S等,并安排旗下歌手翻唱韩文歌曲,苏慧伦的《鸭子》大获成功。而依照其成功经验策划推出的徐怀钰更是大受欢迎,创下了*石新人的最高销量。所以当时的“韩国风”成为*石的主要策略,杜德伟,汪佩蓉,Kiss组合,婷婷等都翻唱过韩文歌曲,而模仿韩国组合模式推出的Kiss组合,走徐怀钰路线的婷婷最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收效。这个时期*石的歌手队伍不断年轻化,而且偶像居多,姑且可以称之为*石的“偶像时代”。

  从“巨星时代”到“偶像时代”,*石花俏了许多,无论从歌手造型上,还是唱片的包装上,甚至不惜成本的增加赠品。但也确实获得了不错的销量,但似乎多少忽略了原创这块阵地,无印良品,五月天,任贤齐的专辑还保留着台湾音乐的制作模式,也有相当的支持率,这说明原创的东西还是受欢迎的。但作为唯一一家要与“五大”抗衡的本土唱片公司,引进外国的优秀音乐和其成功的包装方式不失为一条出路,就像同期*石引进了JIVE公司Backstreet Boys,Britney Spears的唱片获得成功一样。

  这个时期,*石旗下还有一个重要的品牌,就是“龙卷风”,它主要是发行*石香港歌手的国语专辑,由原来香港总经理陆少康负责。成功的推出了莫文蔚,并陆续的发行了Beyond,张智霖,陈松伶的国语唱片。

  另外,*石也逐渐涉及唱片以外的产业:*石网络,*石电视,*石移动等等。

  “转型+换代”应该可以形容*石的这个时期,至少不断求变的*石精神没有变。

  合(公元2000~2003年)

  合。2000年,由于经济的因素加上唱片市场的不景气,*石进行了缩编,将旗下的各家制作公司整合。“龙卷风”就是在推出尹子维的专辑后画上了句点。同年底,魔岩唱片的创始人张培仁离开魔岩,*石在台湾只剩下魔岩和风云两家子公司。同时在北京成立战国音乐,在上海成立发行部,转为向内地发展。 2001年,魔岩唱片也画了上句点,旗下歌手转到*石。

  这个时期R&B,Hip-Hop大受欢迎,魔岩旗下的“大马戏团”推出了Mc Hotdog,大支等说唱歌手。同时*石也力推孔令奇作嘻哈音乐。这个时期日剧韩剧大受欢迎,*石也不忘让辛晓琪翻唱日韩剧主题曲。F4是成功的,*石也通过先拍偶像剧的手法捧红了许绍洋,李威。*石还在坚持着一种叫“李宗盛”的音乐,希望能够再次辉煌。看得出来,*石很用心,它要适应这个浮躁的时代。但令人惋惜的是,似乎*石并没有再出现能够呼风唤雨的歌手,原因也许是时运,也许是市场。总之,*石是不堪重负了,它托着疲惫的身体无奈的将发行权交给了“五大”之一的环球。不过,它还保留着内地的发行权,这也许是个预兆,就像老朋友打招呼一样,*石拍拍你的肩膀说:“保重!我还会回来的!”

  但愿真的应验了这句古话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!”

  *石,走好!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歌迷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